透過止觀,修行定慧

透過止觀,修行定慧

作者:李永然律師

《108-07-3754中華道宗秋季刊108年9月第51期第52-57頁》

一、修行透過三無漏學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有云:「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為三無漏學…」;學習佛法之所以由「皈依」(註1),進而「受戒」(註2),則是因人本具覺性,只因迷惑,失去覺性;所以,修行是為了使「妄心」恢復為「真心」,由迷復覺。
為何人會「由覺入迷」?誠如湛然尊者於《始終心要》中有云:「…秘藏不顯,蓋三惑之所覆也。故無明翳乎法性,塵沙障乎化導,見思阻乎空寂。然茲三惑,乃體上之虛妄也」。所以「大覺慈尊」喟然嘆曰:「真如界內,絕生佛之假名;平等慧中,無自他之形相。但以眾生妄想,不自證得,莫之能返也」。
為了回復人的覺性,於佛法中有「三無漏學」(戒、定、慧),及「六度波羅蜜」(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智慧)。

二、持戒是為了有定

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中,釋迦牟尼佛開示認為人本具覺性,只因「背覺合塵」,所以必須透過修行,使自己能「背塵合覺」。在人世間造成眾生顛倒,乃因「殺、盜、婬」的因緣,致業果相續;所以「…不隨分別,世間、業果、眾生三種相續,三緣斷故,三因不生,則汝心中…,狂性自歇,歇即菩提」,又云:「…三緣斷故,即菩提心。菩提心生,生滅心滅」。
就「持戒」而言,主要是透過「戒」,止惡防非。就一般居士受持「五戒」(戒殺、戒盜、戒淫、戒妄、戒酒),主要也是能從「身、口、意」的修持,行「十善」,止「十惡」。所謂「十善、十惡」,依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中云:「佛言:眾生以十事為善,亦以十事為惡。何等為十?身三、口四、意三。身三者,殺、盜、淫。口四者,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。意三者,嫉、恙、癡。如是十事,不順聖道,名十惡行;是惡若止,名十善行耳。」。
由此可知,持戒乃為自己的身、口、意、劃出紅線,達到「眾善奉行,諸惡莫作」,《太上感應篇》云:「太上曰,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,善惡之報如影隨形。」又云:「…夫心起於善,善雖未為,而吉神已隨之;或心起於惡,惡雖未為,而兇神已隨之。…」。不過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更強調「因戒生定」,而戒即需有「四種清淨明誨」,即「斷淫、斷殺、斷偷、斷妄」。

三、透過止觀,修行定慧

如上所述,「三無漏學」即「戒、定、慧」,既有持戒,其後如何修定?修慧?在宗喀巴之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之「上士道」中提到「奢摩他」、「毘缽舍那」。前者即「止」,止息一切雜念;後者即「觀」,觀察或觀見事理。智顗師之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》中也提到「止乃伏結之初門,觀是斷惑之正要;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,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;止是禪定之勝因,觀是智慧之由藉」;所以「止觀」與「禪定智慧」有關。
六度波羅蜜中強調「禪定、智慧」,「三無漏學」也提到「定慧」,透過止觀,可以修行定慧。而止觀的修習應注意:
(一)、持戒清淨:因為持戒,而得生活禪定及滅苦智慧,若無法持戒,則難以禪定。
(二)、不貪愛五欲: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中有云:「第七覺悟:五欲過患,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…」,五欲即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」,智顗師甚至認為應當「訶欲」(註3)。
(三)、棄五蓋:即棄「貪欲蓋」、「棄瞋恚蓋」、「棄睡眠蓋」(註4)、「棄掉悔蓋」(註5)、「棄疑蓋」(註6)。就「貪欲蓋」而言,人如心生欲覺,念念相續,將覆蓋善心令不生長,更何況「貪欲之人,去道甚遠」,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中也有云:「…第二覺知:多欲為苦,生死疲勞,從貪欲起,少欲無為,身心自在。第三覺知:心無厭足,唯得多求,增長罪惡,菩薩不爾,常念知足,安貧守道,唯慧是業」。
(四)、正修行:修止觀則不論「坐中修」或「歷緣對境修」,都要一心分明,發願精進,在行、住、坐、臥一切時中,保持覺性。
(五)、開發種種善根:因為持戒,使自己少欲無為,明白「四大皆空,五陰無我」,祛除「分別」,而能「布施」並等念怨親,不念舊惡,不憎惡人使自己身心調適並自在。
(六)、止觀雙修:由於「止」字是「寂」的道理,「觀」字是「照」的道理,參禪定要止觀雙行,寂照並進,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,定慧自然具足(註7)。又宗喀巴於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中也強調要「止觀雙修」,其解釋「…譬如夜間,為觀壁畫而燃燈燭,若燈明亮無風擾動,乃能明見諸像,若燈不明,或燈雖明而有風動,是則不能明見諸色。…是故雙須止觀二品。如修次中編云『唯觀離止如風中燭,瑜珈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,不生明了智慧光明,故當雙修。』…」又雖須止觀雙修,然如《入行論》云:「當知具止觀,能摧諸煩惱,故應先求止」;即先修止,次依止故,乃修妙觀。

四、結語

筆者有時與朋友聊到「要用何心態面對人生」?有些人提到「對自己好一點」,有些人提到「好好過一生,行善就好」…等。然如果深知「三世因果」,「六道輪迴」,即應興起恐怖心,努力修行。然修行的「三無漏學」很重要;《寶積經》中有云:「住戒能得定,得定能修慧,由慧得淨智,智淨成圓滿」,那人們自應注意先行「持戒」,進而透過前述的「止觀」,達成「定慧等持」,使自己「定中有慧、慧中有定」,切勿淪入「有定無慧」的「枯定」,或有慧無定的「狂慧」。人身難得,人自應把握當下,努力修行,方不致於虛擲光陰,枉費一生!


註1、「皈依」即依靠、歸向之意,「皈依三寶」指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
依僧。
註2、「受戒」乃指領受佛戒,如八關齋戒、受五戒、受菩薩…等。
註3、智顗師所稱的「訶欲」即訶責五欲,五欲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對該五欲如深知罪過,即不親近者稱之。
註4、內心昏闇名為睡、五情闇閉、放恣支命、委臥熟睡為眠,以是因緣,名為睡眠蓋。
註5、「掉」有「身掉」、「口掉」及」心掉」;身掉者身好遊走,諸雖戲謔,坐不暫安。口掉者,好喜吟咏、競諍是非,無益戲論等;心掉者,心情放逸,縱意攀緣,思惟文藝,世間才技等。
註6、疑蓋者以疑覆心故,於諸法中不得信心,「疑自已」、「疑師」、「疑法」,致無信心,於佛法中,空無所獲。
註7、明暘敬述:佛法概要,頁387~388,民國95年9月,財團法人普力宏文教基金會印贈,瑞興圖書公司承印。

文章標籤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
返回頂端